首页

美足视频在线观看

时间:2025-05-26 12:00:06 作者:(话改革·建新功)张志勇:牢记“国之大者”、“民之关切” 努力为国家教育改革贡献智慧 浏览量:87673

  京津冀协同发展十年成果丰硕(大数据观察)

  核心阅读

  2014年2月26日,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主持召开座谈会,专题听取京津冀协同发展工作汇报,强调实现京津冀协同发展。

  10年来,京津冀协同发展取得丰硕成果,交通、生态、产业、公共服务等重点领域持续突破,形成了目标同向、措施一体、优势互补、互利共赢的发展格局。

  今年是京津冀协同发展10周年。2月22日,京津冀协同发展十周年成效新闻发布会在京召开。

  “10年来,京津冀协同发展取得丰硕成果。”京津冀协同发展联合工作办公室常务副主任刘伯正介绍,京津冀三地一张蓝图绘到底,坚定不移疏解非首都功能,推动“两翼”联动发展,唱好京津“双城记”,深化津冀合作,交通、生态、产业、公共服务等重点领域持续突破,形成了目标同向、措施一体、优势互补、互利共赢的发展格局。

  牢牢牵住疏解非首都功能“牛鼻子”,“一核”“两翼”展现新形象

  疏解非首都功能是京津冀协同发展的“牛鼻子”。10年来,北京“一核”“两翼”建设不辍,展现新形象。

  首都发展深刻转型。10年来,北京退出一般制造业企业超3000家,疏解升级区域性专业市场和物流中心近1000个,利用拆违腾退空间实施绿化超9200公顷,城乡建设用地减量130平方公里。

  “腾笼换鸟,让高精尖产业发展获得更多空间。”刘伯正说。据介绍,北京科技、商务、文化、信息等高精尖产业新设经营主体占比,由2013年的40.7%上升至2023年的66.1%。核心区功能重组稳步推进,落实首都功能核心区控规,人口、建筑、商业、旅游密度逐步下降。

  北京城市副中心框架全面拉开。一年一个节点、每年都有新变化,城市副中心建设保持千亿级投资强度,城市绿心公园开园迎客,北京艺术中心、北京城市图书馆、北京大运河博物馆联袂亮相,副中心站综合交通枢纽、东六环路入地改造全面提速,行政办公区一二期建成投用,北京市级机关两批集中搬迁工作顺利收官……“北京城市副中心生机勃发,成为千年古都又一张靓丽的城市名片。”刘伯正说。

  雄安新区拔节生长。目前,雄安新区“1+4+26”规划体系和“1+N”政策体系基本建立,完成投资6500多亿元,4000多栋楼宇拔地而起。

  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,京雄城际和雄安站建成投运,“四纵三横”高速公路和对外骨干路网全面建成。环起步区生态防洪堤初步具备200年一遇防洪能力,白洋淀进入全国水质优良湖泊行列。北京援建的“三校一院”开学开诊,40余所学校、5所医疗卫生机构与雄安新区对接合作。

  在承接非首都功能方面,中国星网等4家央企总部项目加快建设,北京交通大学等4所高校雄安校区和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雄安院区开工建设,央企在雄安设立子公司及各类分支机构200多家。雄安新区中关村科技园揭牌运营,来自北京的3000余家高新技术企业在雄安注册。

  协同创新和产业协作持续发力,高质量发展开创新局面

  京津冀是引领全国高质量发展的三大重要动力源之一。10年来,三地经济总量连跨5个万亿元台阶,达10.4万亿元,是2013年的1.9倍。

  协同创新持续发力。数据显示:2022年三地研发投入强度为4.28%,比2013年提高0.85个百分点,持续高于全国。2022年区域劳动生产率达到18.5万元/人,较2013年基本实现翻倍。

  北京市科委、中关村管委会二级巡视员张志松介绍,北京流向津冀技术合同成交额由2013年的71.2亿元增长至2023年的748.7亿元,年均增长率26.5%;中关村企业在津冀两地设立分支机构超1万家,北京企业对津冀两地企业投资4.9万次,投资总额2.3万亿元。“北京研发、津冀制造”模式正加速形成。

  产业协作成果丰硕。据介绍,三地确定“六链五群”产业协同新格局,绘制了生物医药等6条重点产业链图谱。大兴国际机场临空经济区累计注册企业近万家,近200家优质外资企业注册落地,大兴国际机场综合保税区成为全国首个跨省市综合保税区。

  2023年,首届京津冀产业链供应链大会举办,签约项目152个,投资额达1229亿元。据介绍,10年来,河北承接京津转入基本单位4.3万家。京津冀生命健康、保定电力及新能源高端装备两个产业集群获批国家级重点产业集群,产值规模占全国20%以上。培育国家级专精特新“小巨人”企业1400多家,占全国12%。

  京津冀联合办副主任周浩介绍,以体制机制改革为突破口,三地下大气力优化营商环境,不断释放经营主体新动能。三地制定了京津冀营商环境“1+5”合作框架协议,第一批165项资质资格互认,京津冀自贸试验区政务服务通办联动机制建立,203项政务服务事项实现“同事同标”。

  交通一体、蓝天同护、服务共享,民生福祉得到新提升

  协同发展,交通先行。10年来,三地携手打通堵点、接通断点,加快构建多节点、网格状、全覆盖的综合交通网络。

  大兴国际机场“凤凰展翅”,北京“双枢纽”机场国际竞争能力显著提升,分工合理、高效协同的津冀港口群加速崛起,货物吞吐量超19亿吨。

  “轨道上的京津冀”加速形成,京张高铁、京沈高铁、京唐城际、津兴城际等开通运营,京津冀铁路营业里程超1.1万公里,较2013年增长超三成。京昆、京台、京秦、京雄等9条高速公路通车,京津冀高速公路里程近1.1万公里,较2013年增长超四成。“京津雄半小时通达,京津冀主要城市1至1.5小时交通圈基本形成。”天津市交通运输委副主任刘道刚说。

  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。三地加强联防联控联治,区域环境质量取得明显改善。河北省生态环境厅副厅长吴跃介绍,2023年,京津冀三地PM2.5平均浓度分别为32、41、38.6微克/立方米,较2014年分别下降62.7%、50.6%、57.6%;地表水国考断面全面消除劣Ⅴ类,永定河等五大主干河流全部重现“流动的河”并贯通入海。

  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,最终要体现到增进人民福祉、促进共同富裕上。10年间,三地城镇新增就业累计1595.6万人。2023年京津冀三地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2013年相比,年均分别增长7.2%、6.9%和8%,三地城乡居民收入比值较2013年分别缩小0.23、0.09和0.31。

  京津200多所中小学幼儿园与河北开展办学合作,三地成立15个特色职教集团(联盟)、24个高校联盟。9300余家定点医疗机构异地就医门诊费用直接结算,区域内异地就医实现“同城化”。5000余名京津老人入住环京津周边养老机构。

  “推进40个京津冀医联体建设,京津医疗机构与河北省所有设区市通过合作建院、整体托管、专科共建等形式,实现了京津冀医联体全覆盖。”天津市卫生健康委副主任邓全军介绍,10年来,京津输出医疗专家3043人,开展新技术、新项目532项,带动河北省疑难危重症救治水平全面提升。

  王昊男

  (人民日报) 【编辑:李岩】

展开全文
相关文章

“入场的那一刻,现场气氛热烈,我非常激动。”20日,第十四届全国冬季运动会(简称“十四冬”)开幕式执旗手、全国脱贫攻坚楷模白晶莹接受记者专访时称,“十四冬”开幕式上执旗的几分钟将令她一生难忘。

呼和浩特构建城市数据产业生态

值得关注的是,今年前三季度,我国承接了全球70%以上的绿色船舶订单,并实现了对主流船型的全覆盖,绿色、高附加值、高科技成为中国造船业新亮点。

农业农村部:一季度农业农村经济保持良好发展势头

有记者提问:日前,国际原子能机构(IAEA)网站消息称,该机构对福岛核电站附近海域进行排海以来的首次取样、检测,认为海水中放射性物质氚浓度低于日本监管限值。IAEA总干事格罗西近日表示,IAEA作为国际组织可以代表国际社会监测日排海活动,额外要求其他国家参与对日监测,就如同要求各国均参与对伊朗核设施保障监督。请问中方对此有何评论?

李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 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 研究加力支持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措施 审议通过《退役军人安置条例(草案)》

中方敦促美方恪守一个中国原则和中美三个联合公报特别是“八·一七”公报规定,兑现美国领导人不支持“台独”的承诺,立即停止武装台湾,停止纵容支持“台独”势力“以武谋独”。

二次元聊两会 | 全国两会是什么?

拉卡瓦说,卡拉沃沃州战略位置重要,一直是委内瑞拉工业重镇,海洋工业、汽车、港口物流业的基础深厚。卡拉沃沃州与上海虽相距遥远,却有很多共同点,我们崇尚创新与改变,两地的合作大有可为。期待上海港与卡贝略港开展合作,欢迎中国及上海企业来投资汽车工业,推进园区翻新和技术升级,也欢迎中国及上海游客到卡拉沃沃州旅游。

相关资讯
热门资讯